最近,万科的麻烦事很多。
近期,烟台百润置业 发布了一则“关于万科偷税漏税的举报信”。
举报信长达 6500 字,很长,个中细节也很详细,房企的有些操作也是小刀划屁股,开了眼了。
很显然,万科惹怒了合作多年的山东烟台项目股东,二者谈崩了,只好开撕。
早在去年 8 月,山东烟台就举报 万科偷税漏税 的违法行为,只不过石沉大海,唯有出此下策,公开这件事。
房企怎么隐匿收入、怎么做假账、怎么虚增项目成本的,过于详细以至于不得不信,毕竟是中国企业,查税,可以说是一查一个准。
这个账号是在去年底注册的,至今只发布了三篇文章,全部是举报万科的违法犯罪内容。
但万科品牌公关团队默不作声,他们欠市场一个回应。
城市研究猿总结了一下举报信的内容:
首先,是隐匿收入方面。
万科是怎么藏钱的?
举报信列举了三点:1. 用极低的价格卖掉项目的车库、车位和小棚(甚至“增送”的名义)予内部人员或关联企业,再二次对外高价销售,收入不并表,私分这笔低买高卖的利润。
2.“以房抵债”不做销售处理,隐匿应税收入。
3.“贵卖贱报”直接减少应税收入,地产项目以市场价格高价出售后,报税环节的时候却以较低的价格上报,减少应税收入。
举报信称,万科将大部分车位以包销的名义卖给了万科自己内部人员或抵顶给其关联企业,再以个人的名义或关联企业名义对外销售,销售款最终回流到万科的某个实体 (比如有限合伙企业) 而非上市公司并表大账,然后再以各种名义进行私分。
仅烟台的项目因此隐匿收入或超过 10 亿元。
光是车位就隐匿了 10 亿,这个数额,可是一点也不小啊。更别说全国各地的项目、房源了。
其次,怎么虚增成本增加项目公司支出?
举报信列举了 5 点,分别是:
1. 以保理贴息、增加财务费用;
2.虚开增值税 发票,列支不合理费用增加项目建设成本;
3. 购买工程签证虚增工程造价,增加项目建设成本;
4. 委托关联企业参建并虚构工程量,增加项目建设成本;
5. 以次充好、低价简装,谎报“精装修”提高房屋建设成本。
发现了吧,房地产企业是最容易做假账的,因为每个环节都有可以操控的空间。
山东烟台的项目合作股东,在举报信中称:
2013 年至今,万科在烟台的项目根据大小不同,偷逃税款金额在 0.5 亿元至 3 亿元之间,烟台所有万科的项目偷税漏税金额或超过 10 亿元。
以此推算,山东省 16 个地市级城市,万科偷逃税款的金额能够达到近 200 亿元。
对于近十年累计年销售额近 3 万亿元、全国有数千个项目的万科,偷税税的金额必然是个千亿级别的天文数字!
其实也谈不上震惊,基本上举报信说的,都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只不过这次公开了。
公开了,那就要面对公众的审视,给公众一个交代了。
万科,也该轮到你了?
获得更多资讯,请关注下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