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碳九泄漏后的9天:蔓延的油污和恐慌

3,154次阅读
没有评论

原创:后窗小狐 后窗工作室

被腐蚀的泡沫网箱上站了一排白鹭,又尖又长的喙不时轻点啄食水面,有人靠近,就扑棱两下翅膀,换到另一个半沉没的鱼排上。

我问:“它们不怕吗,怎么还在这儿?”

张兴山抬起右手,指着惠屿岛的方向说:“它们家就在这里,不在这里去哪里。”顿了几秒,又说,“其实我们就跟这些白鹭一样的,怕有什么用,家都在这里,还能去哪?”

文 | 汪婷婷
编辑 | 孙俊彬

67 岁的肖美如大半辈子都生活在渔排上。他从 9 岁开始捕鱼,20 年前定居在肖厝村的海上,自称是肖厝村渔排养殖第一人。

每天清晨 4 点,肖美如就开始了一天的营生。他家的两辆轻型厢式货车,一辆负责把水产运到海鲜市场,另一辆拉回一天需要的渔料、鱼苗和生活用品。靠着渔排养殖的收入,他养大了 2 个儿子和 3 个女儿,在肖厝村里建起了两栋 4 层楼房。

但他从不住楼房,一年到头都睡在水上,哪怕是春节,上岸吃完团圆饭,他也要一个人回到渔排上睡。他的渔排有别人的两三倍大,泡沫板托起了两室一厅的主楼、2 层小屋,可承重 30 多吨的仓库,还有厕所和厨房。

11 月 4 日凌晨 3 点多,渔排上,儿媳和孙子相继被呛醒,一个孙子直喊头疼,5 岁的小孙子吐了两次。

把儿孙送到岸上后,肖美如听说有靠近码头的小渔排沉了,他不相信地跑过去看,真的沉了。渔排的泡沫网箱被溶解,厨房的木板已经栽到水里。

泉港碳九泄漏后的 9 天:蔓延的油污和恐慌

11 月 9 日,肖厝村渔民的一个渔排被腐蚀,房子倾斜没入水中 汪婷婷摄

肖美如是一个善于出头的人,他嗓音沙哑低沉,音量却拔得很高,在养殖户里有着领头人的威信。他果断报警,然后找摄像师绕着海域录像:海面上漂了一层黄褐色的油污。“有点像被泡过的泥土”,厚厚地黏在水面上,几乎凝滞不动。

12 公里外的峰尾镇上,郭兴利也闻到了奇怪的,“像烧焦的味道“。早上 8 点多起床后,他骑单车出门寻找味道来源,绕着峰尾镇走了一大圈也没找到,中午回家后,晕晕乎乎地躺了一整天。

没有人告诉村民这股异味是什么,来自哪里。恐慌开始蔓延。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