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慈禧“四不变”定调洋务运动:三纲五常不能变;祖宗之法不能变;大清朝的统治不能变;自己的最高权力不能变。

原标题:舆论里的晚清:从众声喧哗到千夫所指

1901年:

“维新”再成流行词

“帕尔森从他自身的例子说明清国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有一个陪同他的大清官员询问他,是否应该将两个儿子送出去接受西式的教育?” 1901年2月23日,《纽约时报》报道《一位美国工程师在粤汉铁路沿线的观察笔记》说,粤汉铁路技术总监帕尔森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将横扫一切阻碍进步的反动力量”,“更重要的是,这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由于统治阶级无能而造成的种种痼疾正催生着一场激进的变革”。

变革之声,自1840年以降,不绝于耳。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写道:“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这一年,《循环日报》创刊于香港,主笔王韬希望中国一改因循之弊,除旧革新,实现由弱到强的循环。他在报上直陈,中国的根本问题,并不是没有坚船利炮,而在于政治。腐败根源是延续千年的君主专制,必须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王韬强调,“天下之治,以民为先,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也”。他主张:发展工商业,工矿交通事业官办不如商办,允许民间自立公司;废八股,改科举,以有用之学选拔人才;政府必须倾听民众声音,让民众讲话。开创文人论政新样式的王韬,发出近代中国维新先声。

洋务运动,中国有了铁路,有了钢铁厂,有了军工厂,有了海军舰队。

甲午战争,还是败了。

人心思变。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撰文提出:“欲强国必先富民,欲富民必须变法,中国苟行新政,可以立致富强,而欲使中国官民皆知新政之益,非广行日报不为功,非得通达时务之人,主持报事,以开耳目,则行之者一泥之者百矣。其何以速济,则报馆其首务也。”

中国第一次办报潮来临。3年内,各地共有近60家民间报刊面世,大多主张维新,重视对西方科技文化的介绍。

报业初兴,舆论渐开,维新观念渐入人心。

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明定国是诏》启动变法,诏书中有“准许自由开设报馆”内容。7月的一道上谕说:“报馆之设,所以宣国是而达民情,必应官为倡办。……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利弊,开拓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用副朝廷明目达聪、勤求治理之至意。”

时势所至,一个“言论界之骄子”横空出世。梁启超主持《时务报》笔政期间,大力鼓吹变法。他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种“务求平易畅达”的议论,使读者耳目一新,舆论为之大振。作家包天笑评说:“这好像是开了一个大炮,惊醒了许多人的迷梦……一般青年学子,对于《时务报》上一言一词,都奉为圭臬。”

《时务报》的创办,得到了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赞助,他还下令湖北全省“官销《时务报》”。不过,一旦他认为《时务报》的政论出格,比如“官惟无耻,故不学军旅而敢于掌兵,不谙会计而敢于理财,不习法律而敢于司李”等语,又施压干涉——政治体制红线是不能碰的。慈禧早在洋务运动初起时就定下了“四不变”:三纲五常不能变;祖宗之法不能变;大清朝的统治不能变;自己的最高权力不能变。因此,张之洞要在《劝学篇》里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号称改革的洋务运动,也就只能务,不能变。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旨将全国报馆一律停办,并捉拿各报主笔。谕旨称:“其馆中主笔之人,率皆斯文败类,不顾廉耻。即饬地方官严行访拿,从重惩办,以息邪说,而靖人心。”

统治者一句话,救国心切的报人就成了造谣惑世的斯文败类。除几家托庇于租界和改挂洋商招牌的报纸外,各地报刊几乎全部被封或被迫停刊,人员外逃。

笔杆子到底斗不过枪杆子。

1900年庚子事变,义和团进京围攻洋人,八国联军打来,慈禧和光绪逃到西安。

庚子之耻刺痛了国人,无论海外的政治流亡者还是各地官绅,都发出要求朝廷变革的声音。一时间,“人人欲避顽固之名”,戊戌之后,“维新”再度成为流行词。

大势之下,慈禧不得不启动新政。1901年1月29日,慈禧以光绪名义发表了一道变法上谕,言及国家之病,有一句字字见血的话:“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上谕强调,“事穷则变,安危强弱全系于斯”,“取外国之长,补中国之短”,在“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等多个层面变法。

很多人认为慈禧只是做秀糊弄人,就连“体制内”也有人这么看,湖北留日学生监督钱恂致函友人说:“日下所谓上谕者,仍是狗屁大话。”

作为新政措施第一条,朝廷废除了满汉不得通婚的禁令。第二步是教育:科考取消八股文并最终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各地设新式学堂,官费留学生规模扩大。

出使日本大臣李盛铎在“体制内”首倡君主立宪:“查各国变法,无不首重宪纲,以为立国基础。惟国体、政体有所谓君主、民主之分,但其变迁沿改,百折不回,必归依于立宪而后底定。”

开报禁的呼声在朝野间响起。1901年底,各地报刊恢复到34种。

这一年,中国出现了首位当众演讲的女性。在上海一个集会上,16岁姑娘薛锦琴自告奋勇上台演讲,号召国人阻止俄国人占领东北,反对清廷和俄国就东北问题签订条约。此事经报道,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说,“少年女士当众演说实在可鄙”;有人说,“若人人能如薛女士,何患国家不强”。

这一年,官员们纷纷出国开洋荤。去日本的官员们借考察之名吃喝玩乐,丑态百出,被国内报纸揭露,激起公愤。屡试不第的江苏人李伯元从仕途梦中醒转过来,开始写《官场现形记》。

1 2 3 4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慈禧“四不变”定调洋务运动:三纲五常不能变;祖宗之法不能变;大清朝的统治不能变;自己的最高权力不能变。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